理论动态丨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纪检网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0

来源:红旗文稿 发布时间: 2025-09-30 09:05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党的性质在党员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这些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党性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要求、不断锤炼坚强党性提供了根本遵循。党性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讲党性,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和把握。

一、对党忠诚是党性最基本的要求,讲党性必须做到对党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对党忠诚,集中体现了党员个体对党的组织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党性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始终强调要对党忠诚。党的一大在制定第一个党纲时,就规定申请入党者必须是“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党章规定,申请入党者必须“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把对党忠诚老实规定为党员义务。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以后历次修订通过的党章,都要求党员“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并把“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入党誓词载入党章。

  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坚持服从服务政治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地方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坚决有力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对党忠诚,既表现为在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力为党护党、兴党强党;也表现为在日常言行中,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积极担当作为,种好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

二、党性的根本问题是世界观问题,讲党性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崇高追求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加入中国共产党,意味着党组织给了每个党员政治生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元气”。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增强党性、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的关键所在。

  革命理想高于天。千千万万党员英勇奋斗、拼搏进取,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前赴后继,靠的就是坚不可摧的信仰信念,为的就是这个崇高理想。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革命战争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表彰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比如,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石光银,带领群众同荒沙碱滩不屈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达100多里的“绿色长城”;被誉为“当代愚公”的黄大发,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这些党员、干部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总之,锤炼党性,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和终身课题,坚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三、党性说到底是立场问题,讲党性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以及人民立场的核心要义,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

  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讲党性,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党性原则,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的规矩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以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这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坚持党性原则的基本依据。

  党章规定了党的理想信念、目标宗旨、组织保障、行为规则和纪律约束,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全党必须严格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养成纪律自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按党章标准要求自己,知边界、明底线,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自觉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党的规矩着眼于党的整个组织的肌体健康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是为了强化党员党的意识、党的组织意识,彰显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党员遵规守纪的过程,是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把为党和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本分职责、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也是践行党性原则的过程。必须无条件遵守党章、党的纪律和规矩,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真正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不断进行自我检视、自我剖析、自我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始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五、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必须坚持求真务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员、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这对党和人民事业有益,对个人健康成长也有益”。由于综合素质、认知能力、政治生态、制度保障、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并不容易,背离实事求是的情况并非个案。个别党员、干部对组织讲虚话、耍滑头、打小算盘,归根结底是党性不强。党员、干部必须对党说实话、向党报实情,真正向党敞开心扉,做到“无话不可对党言”。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只要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抛弃私心杂念,不计个人得失,就敢于为了党和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只有把这些根本性问题想透彻、看明白,才不会犹豫、纠结,从而自觉坚持实事求是,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

六、在实践中锤炼党性,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是检验共产党人党性强弱、作风好坏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真抓实干的导向,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自觉扛起使命责任,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让党中央放心和人民群众满意统一起来、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把为老百姓做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看显绩,也要做潜功、看潜绩,坚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质是背离了党性原则、丢掉了立场和宗旨、权力观和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健全崇尚实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严格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坚持全方位从严管理、经常性监督和科学精准问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需要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全面锻造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政治本色和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实际能力的获得都要靠实践,广大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只有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经受大风大浪考验、经受急事难事磨练,把党的理论主张变成指导工作生活的信念,在各种挫折、诱惑、危险、风险、挑战面前,在各种风云变幻、社会变革、思想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做到无坚不摧、坚如磐石,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永葆政治本色,保持战略定力和前进动力,信念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性修养的硬核才能得以形成。【张忠军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长】